高血压,是指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,经过至少3次不同日血压测量,均达到收缩压≥140mmHg和(或)舒张压90mmHg。根据病因明确与否,高血压可分为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,血压水平的详细分类见表1。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,也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。除本身的直接危害外,更主要的是造成心、脑、肾等靶器官的损害,进而导致发病、生活质量下降、致残和致死。
表1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
类 别 |
收缩压(mmHg) |
舒张压(mmHg) |
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(轻度) 2级高血压(中度) 3级高血压(重度) 单纯收缩性高血压 |
<120 120-139 ≥140 140-159 160-179 ≥180 ≥140 |
<80 80-89 ≥90 90-99 100-109 ≥110 <90 |
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,生活方式的改变,人群超重率的增高,人口老龄化的进展等,我国目前高血压的患病率持续增高,根据卫生部等三部局2004年公布的“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”结果,我国18岁及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.8%,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.6亿多。与1991年相比,患病率上升31%,患病人数增加约7000多万人。大城市、中小城市、一至四类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依次为20.4%、18.8%、21.0%、19.0%、20.2%和12.6%。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.2%,治疗率为24.7%,控制率为6.1%;与1991年的26.6%、12.2%和2.9%相比有所提高,但仍处于较低水平。由于大多数高血压病例不能被及时发现,往往造成并发症后才能作出诊断,给个人、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。高血压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。
高血压防制工作的基本目的,是运用“三级预防”策略,健全高血压防制组织网络,积极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活动,提高大众对高血压的认识,针对高血压高危因素开展综合干预,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;并通过有质量保证的规范防治服务,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,减轻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带来的危害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为此,必须重点做好下列工作:
⑴ 开展高血压的健康教育,普及防治知识,矫正人群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;
⑵ 做好高血压基础资料、相关资料及防制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利用;
⑶ 依据高血压流行规律监测结果,对高血压变化趋势判断、预测;
⑷ 做好病人的发现、治疗和管理工作,完成新发病人的登记和报告;
⑸ 落实常规防制措施,开展特殊人群防治,控制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